(1) 从各地紧缺人才目录看专业就业前景 近年来,各地人事部门都会公布当地紧缺人才目录,通过对这些目录的了解,可以了解各地对人才需求的大致走势,同时对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特别是选择专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案例分析:全面分析官方文件 找到报志愿的突破点 2009年3月,无锡市人事部门发布了《无锡市2009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目录》显示:与去年相比,新增专业领域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空港及轨道交通、高级企业管理与商务、微电子等;新增专业岗位涉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字媒体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核医学科、心内科、肿瘤放疗科、自动控制专业教师、机械专业教师、FPGA电路设计与开发、DSP电路设计等50多个。2009年的《目录》基本涵盖了无锡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及领域。其中,人才需求最大的是服务外包类,约占需求总量的20%,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次之,占总需求量的10%左右。 飞飞导师点评:读这个信息,我们了解到无锡市需求最大的是服务外包类,其中又以IT服务的需求量最大,以大学本科生为主。从这个信息出发,可以拓展到很多方面:第一,了解什么是"服务外包"和服务外包产业涉及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第二,了解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地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都是该产业发达的地区,对人才需求也大,于是再搜索相应高校,了解开设专业的情况。第三,了解报考相关专业的细节。比如无锡很多外包服务企业对口的都是日韩市场,其开发软件的工作平台都是日文或是韩文的。看来,即使不报考外语类专业,也要在大学期间掌握甚至精通一两种外语。所以,不能忽视这些看起来是数据罗列的人才目录,说不定一条信息就能开启你的志愿选择和就业发展的金钥匙呢。 (2) 从各地高校的新增专业看紧缺人才 每年,教育部都会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专业,尤其是新增专业备受大家关注。这里的新增专业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针对全国而言新开设的专业,也就是首创;一个是针对某所高校而言新开设的专业。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大部分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大都属于目前或将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销人才、紧缺人才培养领域。因而新增专业透露出的紧缺人才趋势图可成为考生和家长们选择专业的参考依据。 案例分析:市场孕育出新增专业 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比如2007、2008、2009年上海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其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动画等专业几乎每年都榜上有名。比如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已有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08年新增)、上海电机学院(08年新增)、上海电力学院(07年新增)、上海建桥学院(08年新增)、上海金融学院(07年新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院校开设。 飞飞导师点评:上海有近40所本科院校,有一半的院校开设物流方面的专业。主要是上海物流行业的发展及需求所致。物流人才的培养已经被纳入到"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体系"中。 另外,上海很多高校都在这几年开设了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跟汽车产业相关的专业。据了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汽车类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考生和家长对新增专业不能抱着"新专业一定就是热专业,一定就会热就业"的想法。高校专业的增设,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制定,理论上都是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但市场供求同时也受毕业生人数、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今天的热门专业明天未必就能顺畅就业,且多数高校的新增专业,在人才培养实力上也处于"新生"状态。作为考生,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不可盲目迷信"热门",应对高校新增专业,尤其是新增的"热门"专业多做了解和选择。此外,在参考高校各专业录取情况时,新增专业没有可参考数据,为稳妥起见,最好参考高校录取平均分。 (3) 参考各种就业排行榜 在信息化的时代,各类信息铺天盖地,让人们应接不暇。在关注就业信息时,考生和家长很容易发现到"花样百出"的就业排行榜:最容易就业的十大本科专业、就业率最高的本科(高职)专业、最赚钱的十大专业、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总之,各种就业排名层出不穷。 考虑到统计机构的权威性、统计方式的科学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等,不能随便信奉哪一个排名,但可以参考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排名。比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每年都会公布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出国家机关、高校、医疗卫生单位、国有企业、各省(区市)接受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专业,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专业等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都发布《社会蓝皮书》,其中,有关就业的调查统计值得参考。 案例分析:参考调查数据 瞄准就业前景 2008年12月公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为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于2008年对毕业半年后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抽样的大学毕业生达到44.5万人,涉及的本科专业为603个)。调查显示,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前10名分别为机械电子工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注册会计师、物流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车辆工程、信息安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在就业率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月薪在2500元以上的有8个,说明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其毕业生的薪资也较高。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分别为音乐表演、运动训练、中医学、美术学、音乐学、生物技术、体育教育、生物工程、农学、应用心理学。这10个专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月薪都在2000元以下。 飞飞导师点评:这是个调查,有一定科学性,但并不代表最准确。在上面提到的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中,音乐表演位居榜首。一位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她说考乐团比较难,需要家庭关系较多,如果拓展就业面就好多了。她瞄准了一个方向--音乐老师。不仅是公办中、小学,而且社会上的艺术学校也招艺术老师,准备去考教师证,待遇也很好。 这只是案例,不能代表全部,这或许给我们一个启发,不能以就业排名为最终决定选择专业的依据,应多方面权衡--比如学生自身对专业的爱好兴趣、学生专业学习的程度、个人综合素质的水平、地区行业的发展情况、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