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生活圈

标题:  “父母皆祸害” [打印本页]

作者: 216aa    时间: 2010-9-23 17:33
标题:  “父母皆祸害”
 “父母皆祸害”,这是一个拥有近三万名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祸害”一词看似尖锐,其实并非小组成员蓄意发泄,而只是引用尼克·霍恩比的畅销书《自杀俱乐部》中少女杰丝的一句台词。小组成员主要在此倾诉或反思父母造成的情感或肉体上的伤害,而不是无理抱怨。小组成员多数在家庭生活中确实受到不公正待遇,如直接肉体伤害 ,间接人格伤害 ,父母间的矛盾、争吵、家庭暴力,或对孩子不关注、冷漠造成的伤害。 以及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或更为严重的猥亵子女、性别歧视等精神伤害。

网络小组  “父母皆祸害”出自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说《自杀俱乐部》,少女杰丝在姐姐出走后,与陷入神经质的母亲及任教育部长的父亲关系愈发紧张,在小结自己失败的青春期时,杰丝如是说。2006年,张坤将这本小说翻译成中文,并推荐至豆瓣网
  2008年1月,一名豆瓣网友邀她加入其新成立的小组,并担任小组管理员,组名就叫“父母皆祸害”。张坤接受了任命。作为资深豆友,在上海某英文报任文化记者的她并没觉得这个小组离经叛道,她同时还在混“皮肤过敏”小组,“自取其辱”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 这些正流行于各大社交网站的小组,被公认为是互联网新生代的人际网络与生活方式,他们热衷投奔志同道合的组织,或干脆自己成立一个组织,崇尚腔调,语不惊人死不休。

走红背景  理想的父母是人生的指导者,可惜你的父母不是——别难过,很多人的父母也不是。豆瓣网上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创建于2008年1月18日。这里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
  虽然这个小组的名字听起来相当大逆不道,但他们在创建宣言里强调:“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
  50后父母、80后子女的代沟
  现实中,50后父母和80后子女之间,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不时上演。特别在奔三的剩男剩女中,为此想要搬出家来独立生活的,为数不少。网上,常有80后网友发帖讲述类似经历。这些80后常常是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全方位控制,“认识什么样的朋友,读什么专业,去哪里工作,找个什么样的人结婚……父母都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套用在我的身上,希望我能达到他们理想的生活状态。”而长大成人后的80后,迫切希望摆脱这种状态,为此和父母频频发生矛盾。
  不少网友表示,虽然知道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但有些做法还是让人难以忍受。也有网友反思,豆瓣上这个小组的名字,估计大部分父母看了都会怒从中来,然后伤心不已。但如果仔细分析亲子关系中负面情绪的来源,或许父母和子女都需要反省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管理员张坤认为,这不过是年轻一代争取话语权的一种方式。她来自孔子的故乡山东,家乡街道的墙上至今还反复刷新着“二十四孝”的内容,那堵墙,据说曾祖父那代起就一直竖着。“父母皆祸害”小组成立两年后,组员发展至近17000人,规模在豆瓣属中等偏上。话题每天都在更新,主题旗帜鲜明地集中于一点:如何对付父母?首页上,几篇被视为经典且指导性强的帖子长期置顶——如何高效地anti-parents(反父母)?让我们不要重复他们的失败人生;你是否在重复父母的错误。

祸害表现教育问题  子女不希望父母过度束缚
  50后一代父母最大的问题是:控制欲太强,不尊重孩子隐私。
  他们接连经历各种**运动、天灾、人祸,国家政策与生存需要使他们各自拥有众多兄弟姊妹,只有互帮互助才能生存下去,这培养了他们对集体主义朴实而忠贞的信仰;
  他们喜欢用“不三不四”来责怪他们不理解的想法,在他们的认知体系中,世界本来非黑即白,不姓“社”就姓“资”,他们从小就被告诫只能以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脑袋,解释经济、**、美学、新闻……
  他们年少时很快就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日后在80后子女面前,他们之间可以交流的话题,和路人甲乙在旅行途中相遇时的寒暄,没多大区别;
  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他们已习惯于生活、就业、房子、生育统统被国家有计划地安排好,他们也就习惯性地想为下一代安排好一切,而这在下一代的眼中更多的被称为控制。

典型代表  与方馨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的“战斗”一样,这些虚拟的硝烟都是单方面的。据组内调查,该小组成员的普遍身世背景为:生于1984之后,从小便开始接触网络,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观点,也没有什么不容置疑的权威。
  加入“父母皆祸害”网络讨论小组之前,28岁的方馨已经向父母“宣战”了14年。“战斗”的手段包括:考上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不看新闻联播,不看春晚,不按时吃饭,不入党。最后一场大型“战役”爆发于一年半前,导火索是父母认为她该做妈妈了。成为“父母皆祸害”小组的一员后,方馨不再纠结于自己的“大逆不道”。和这个根植于文青大本营豆瓣网之内,拥有近两万名成员与一个惊悚名字的讨论小组相比,方馨与父母的“战争”就“交火”的观赏性而言,简直平庸得不值一提。






欢迎光临 济南生活圈 (http://www.531j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