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aa 发表于 2011-12-30 08:57:35

中国潜规则---会来事

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我们的人生竟会如此不同?他们懂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人情世故四个字而已!一个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出来混还是大有希望的,真正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竞争!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历史上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出来混很难,混好更是难上加难。事业有成,哪怕是一个酒囊饭袋,也会被人吹捧成天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懂游戏规则的人,最终会死得很难看。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 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就是最不俗的人。锋芒太露没饭吃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当智则智,当愚则愚。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天桥上摆摊算卦的老头,随便弄把胡子就能冒充大师,糊弄那些貌似很精明的人们。为什么可以得逞呢?人类趋吉避凶的本性使然。从另类角度来看,嫌贫爱富的人性本质推动着社会发展。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换句话,你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吗?不要把毫无根据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面对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我们说话办事需十分谨慎,不能急着把自己的底牌暴露给他。亲友之间大多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老板和员工之间,则大多只能同享福,却不能共患难。人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半个傻子了! 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一个美丽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就开始变得丑陋了。一个聪明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时,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当炫耀自己的才华时,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如果利润10%是合理的,本来你可以拿到11%,但还是拿9%为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后续的生意源源而来。 在官场混的人,须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哪怕你荣耀了大半辈子,如果最后犯个大错,可能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做人就像种田,最后收成才是评定的标准。 在一些特别场合中,有些聪明人,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有句话说:“呼唤什么缺什么。”中国人虽然呼唤中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走极端。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可如果你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若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同时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语言,效果往往会更佳。 爱听甜言蜜语是每个人的弱点,无论是谁都容易上当。世上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许多女人正是因为男人的甜言蜜语嫁错了人。最高明的情感投资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开始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然后再慢慢放宽尺度,让他们感激你的退让和随和。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 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听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上苍总是厚爱那些沉默和隐忍的人。年轻时看到他人的风光,我们不必嫉妒。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事,积极认真地做人,每个人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一个施恩惠于人的人,不要将此事记挂心头,也不要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能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而总是要求别人回报他,那么即使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公式:欲望-实力=痛苦程度。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美餐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吃。 这是立身处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 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诫我说:“好吃的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适当分给大家一些,否则小伙伴就不跟你一起玩,别人就嫉恨你,有了好处也会把你挤到一边。”好吃的糕点,正好被大家看到。这时,他有两种选择:分一些给大家,或者自己独吞。瞬间做出的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却能导致一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1.分给大家。小伙伴因为得到美食,都很喜欢他、拥护他。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群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小团体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将来成为号召力很强的人。 2.自己独吞。旁若无人,全塞进自己嘴里吃掉。糕点是他的,这没问题。但大家都拿他当小气鬼,以后没人跟他玩。他失去了一个在团队中当头狼的机会,而且失去了团队的信任,拐进的是另一条狭窄的胡同。顺着这个轨迹成长,他将来很可能就是普通人。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项选择题,而是多项选择,可以双赢。在必要时让一步,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 有个年轻公务员,毕业于名校,才华横溢,部门里的同事联起手来,结成同盟,跟这位“优秀人才”较劲,任你多么大公无私、尽职尽责,我等就是不配合。一个人处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做成点事情,那真是比登天还难!这就是为什么会三个中国人是虫。 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表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利益分配。懂得利益分配,其实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质、社会的真相。 《菜根谭》中有话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在社会上打开一道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门。不懂分享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是无用的白纸!学点分享主义,好处利益分给众人,让每个人的心理得到平衡,这样大家肯定会通力合作,协助你顺利成功。他们大都是一掷千金,让跟随自己的人得到实惠,从而死心塌地、赴汤蹈火。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真正聪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露才华,这样才有能力干大业做大事。    大家都听说过“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才华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有才华的人过于炫耀自我,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众人的一致嫉恨。如果发展到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业就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被人拉下马来! 许多人或许会露出弱点和错误,你步步紧逼,抓住别人的错误打击到底,会成为世代的仇敌。这对你人脉圈的拓展非常不利,必将严重影响你未来事业的发展。

216aa 发表于 2011-12-30 08:58:49

三国晚期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名门之后,家教严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不过,诸葛瑾不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为什么呢?诸葛瑾说:“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果不出父亲所料,诸葛恪长大掌权后,独断专行、以才压人,目中无人,最终引起众怒,被大臣们设计害死,牵连家族也遭到诛灭。

傻乎乎地把自己树成人人想打的活靶子。他们看不见自己脚下的火坑,就这样不知不觉掉了进去。­

才华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运用起来应当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好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

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许会抱怨呐喊,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他面临人生败局时,是否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过分了?是否目中无人,过于突出自己,忽视了众人的感受?是否自以为聪明绝顶,别人都愚不可及?反思一番,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也就真正成熟起来了!­

216aa 发表于 2011-12-30 08:59:31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被小人运用阴谋诡计杀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一方面是因为小人过于奸诈残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被害者不懂玉韫珠藏的智慧呢?他们风头过于张扬,才华过于横溢,同时又目空一切,不把身边的同僚放在眼里。­

西方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我们要学会真聪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现,不知韬光养晦。­­

东汉年间,大将窦固率军攻击匈奴。匈奴骑兵只有500人,刚入关不久,就被窦固的兵马围在了一座山谷中。然而连续向内攻击了十几次,都没能把这区区500人歼灭。窦固见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侧出口的士兵撤走,留出另一侧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将军,敌军陷入重围,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啊!只要再攻数日,一定能将他们全歼!”窦固说,“现在他们没有退路,必然个个向前,奋勇死战。何况谷内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们也困不死。长时间这样耗下去,就算我军最后大获全胜,也已经伤亡惨重,所以才要放他们出来,在追逐中斩杀他们。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

216aa 发表于 2011-12-30 09:00:00

春秋时,燕将乐毅出兵攻打齐国,只有即墨城没有攻打下来。他们就围得死死的,猛攻紧打。这时齐军已到垂死的边缘,突然齐国名将田单振臂高呼:“国就要亡了,我们怎还会有家?”于是士兵人人有誓死报国的决心,竟然一战收复全部失地。­

216aa 发表于 2011-12-30 09:01:52

生意场上也是如此。蒙牛总裁牛根生说:“不要把你的竞争对手逼到绝路,也不要轻易激怒他……损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干!”对方无路可走的时候,必定会像兔子蹬鹰一样,以疯狂的策略给我们致命的一击!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击败了对手,自己也伤得不轻。是不败之败。­­

216aa 发表于 2011-12-30 09:02:24

上海有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做生意特别厉害,运用“大鱼吃小鱼”的吞并策略,形成了一个局部垄断的大集团。他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毛泽东的“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手毒辣,不留余地,因此扩张得很快。­

可是,此举得罪了不少人,尤其那些失去当前财路、又没有机会另寻生路的人。就在这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名声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些被他打败的对手搜集到了他在某项投资中官商勾结、暗箱操作的证据,举报给了经侦部门。这个霸道十足的商业帝国,就这样顷刻间轰然坍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潜规则---会来事

【济南论坛】已经运行: